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

鋼城區(qū):讓民生暖陽照進千家萬戶

發(fā)布日期:2020-06-16

信息來源:濟南日報

  攻堅民生保障。深入開展問題排查、政策落地“雙清零”行動,完善動態(tài)幫扶、聯(lián)系幫扶、兜底保障等機制,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辦好幸福食堂、四好農村路等一批民生實事,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
  近兩年來,鋼城區(q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聚力民生改善,完善制度,守住底線,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全區(qū)民生支出15.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為民辦十件實事全部完成。2020年,全區(qū)將在多層次健全社會保障、全方位發(fā)展社會事業(yè)、高水平推進社會治理等方面下大力氣,在增進人民福祉上攻堅突破。
  幸福食堂:讓農村困難群體吃上“熱乎飯”
  上午11時,鋼城區(qū)艾山街道賢女廟村“幸福食堂”的工作人員,將一碗熱氣騰騰的土豆燉蕓豆和兩個饅頭,送到村里的貧困戶馮英堂的家中。“要不是有這‘幸福食堂’天天給俺送飯,俺哪能吃上這熱乎飯……”馮英堂激動地說。
  馮英堂今年65歲,10多年前老伴因車禍去世,因肇事方家庭貧困,她家一直沒得到任何賠償。禍不單行的是,老伴去世不久她又因腦血栓造成左半邊身體偏癱,如今雖然可以下床活動,但只能拄著拐杖一點一點往前挪。此外,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馮英堂的眼睛也看不大清東西。“前天在門口的臺階上摔了一跤,磕破了頭,多虧‘幸福食堂’的同志來送飯的時候才把俺扶了起來,還幫俺拿藥水抹上。”
  馮大娘和兒子住在一起,但由于家庭貧困,兒子離婚后天天在外打工,根本沒時間做飯。雖然馮大娘的女兒隔三差五能來給老人送次飯,但是碰上家中有事,或者天氣不好,也只能是饑一頓飽一頓。對腿腳不利索的馮英堂來說,一日三餐成了她最大的困難,每天能吃上一頓熱乎飯也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針對這些特殊困難群體“吃飯無人做、家務無人幫、生病無人看”的實際困難,鋼城區(qū)在各村(居)創(chuàng)辦幸福食堂,通過“全區(qū)覆蓋、全科照料、標準管理、財政兜底”的方式,對各類困難群眾實施生活照料和綜合救助,實現(xiàn)“吃飯有人送、家務有人幫、生病有人看”,走出了一條“可持續(xù)、可承擔、可復制”的農村困難群體救助幫扶新路子。
  從那天起,馮大娘每天中午和下午都能吃上“幸福食堂”送到炕頭上的熱乎飯。“每天都不重樣,逢年過節(jié)還有水餃……”馮大娘說,每天見到幸福食堂的工作人員來,她心里別提多溫暖了,那顆曾經對生活失去希望的心也漸漸“熱”了起來。
  貧困,不僅僅是缺衣少食;貧困,更容易讓心靈貧瘠,生命無望。實現(xiàn)“老有所養(yǎng)、弱有所扶、老有所依”,是那些低保、特困供養(yǎng)人員最真切的期盼,而“幸福食堂”正是解決了這部分群眾最迫切的需求。
  為更好地推進“幸福食堂”長效運營,努力把“幸福食堂”建成民心工程、幸福工程,鋼城區(qū)建立起了民政牽頭、鎮(zhèn)(街)統(tǒng)籌、部門配合、村級承擔、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鋼城區(qū)民政局作為牽頭單位,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思路,研究制定具體管理辦法,在設施配套、人員和財務管理、伙食管理、資金保障、部門職責分工方面形成了統(tǒng)一的標準。
  截至目前,“幸福食堂”通過送餐到戶、關愛進門,把照料送到床頭,零距離解決了困難群眾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實現(xiàn)了困難群眾“吃飯有人管、生病有人看、家務有人幫”的目標,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有效解決了特困群眾的實際困難。“下ー步,我們將爭取盡快完成‘幸福食堂’建設管理省級標準化制定工作,為后續(xù)推廣‘幸福食堂’的典型經驗奠定基礎,讓更多的困難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把關愛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將‘幸福食堂’打造成‘愛心鋼城’的民心工程、創(chuàng)新工程。”鋼城區(qū)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光來表示。
  健康扶貧:為特定貧困戶筑牢“健康防線”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為了做好全區(qū)的健康扶貧工作,鋼城區(qū)采取區(qū)級督查和鎮(zhèn)(街道)自查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查閱資料、入村入戶等方式對各項目標任務開展全面評估,并建立一周一調度制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鋼城區(qū)各醫(yī)療機構通過貧困人口識別系統(tǒng),進行了認真的身份確認,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免收住院押金,同時全面開通使用門診、住院、10種慢病幫扶“一站式”即時結算系統(tǒng),及時有效地緩解了貧困患者“看病貴”的壓力。
  “面對面服務,才能心貼心交流。我們實行的家庭醫(yī)生簽約和隨訪工作頗受廣大貧困戶的認可和贊許,如今,家庭醫(yī)生和貧困人口已經全部簽約,隨訪率達100%,解決了2661名貧困患者的煩惱。”鋼城區(qū)衛(wèi)健局副局長吳茂海說,在慢病幫扶工作中,及時對接區(qū)扶貧辦,動態(tài)調整人員名單,對患病貧困人員及時確診,符合慢病送藥的患者及時足量送藥上門,確保應送盡送,及時送達。自去年以來,全區(qū)受益貧困人員達14717人次,減免幫扶共計145萬元。
  接下來,鋼城區(qū)繼續(xù)做好貧困人口免費健康查體和建立健全健康檔案等工作,加強監(jiān)督檢查,擴大監(jiān)督覆蓋面,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健康扶貧工作做細、做實、做好,為脫貧攻堅筑起“健康防線”。
  探索推進困難群眾幫扶救助的鋼城路徑,實施幸福食堂標準化提升工程。鋼城區(qū)民政局創(chuàng)新實施“開展一次走訪調研、解決一項實際困難、置辦一份年貨、送一車過冬煤、打掃一次衛(wèi)生、送一份年夜飯”六個一送溫暖活動,打造有溫度的城市品牌,惠及困難群眾3700余人。積極探索推進低收入邊緣困難群眾生活救助體系。據介紹,春節(jié)前,對1570名低保邊緣困難群眾給予300元至500元一次性救助。積極實施幸福食堂標準提升工程,擴大幸福食堂覆蓋面,年內新增幸福食堂15家,全區(qū)幸福食堂達到65家,惠及困難群眾540余人,其中,貧困戶276人,全區(qū)三分之一的村無人照料的老年人、殘疾人實現(xiàn)“吃飯有人送、生病有人管、家務有人幫”。幸福食堂既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的吃飯難題,完善了“兩不愁三保障”長效機制,又為貧困家庭找到了家門口的就業(yè)崗,實現(xiàn)了社會救助與扶貧攻堅的倍增效益。區(qū)級先后投入資金280萬余元保障幸福食堂規(guī)范持續(xù)運營,制定完善《幸福食堂建設管理規(guī)范》,從政策銜接、制度創(chuàng)新、服務拓展、人員管理、設施配套、食品安全、資金保障等方面,探索標準化服務管理流程,為幸福食堂規(guī)范、持續(xù)、健康運營提供全方位保障。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化平臺發(fā)布《幸福食堂建設管理規(guī)范》,幸福食堂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鋼城區(qū)被省民政廳確定為2020年度全省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創(chuàng)新試點區(qū)。
  社會救助:讓流浪乞討人員生活有著落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鋼城區(qū)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成立鋼城區(qū)流浪乞討救助站,40余名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救助。
  為把該項工作做實做細,鋼城區(qū)兜底保障脫貧攻堅底線。深入推進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不斷規(guī)范審批權限下放改革工作機制,做好對各鎮(zhèn)(街)審批權力下放的指導監(jiān)督工作。落實低保全面復核,重點對支出型貧困對象、貧困戶中的重病重殘對象及其他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重度殘疾人,綜合評估家庭貧困程度,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及時納入低保范圍。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主動與區(qū)紀委溝通銜接,出臺《社會救助盡職免責辦法》,為擔當盡責的基層民政人“撐腰鼓勁”,讓社會救助人員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實現(xiàn)救助政策“應惠盡惠”“應享盡享”。
  加強臨時救助工作。完善各鎮(zhèn)(街)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及時發(fā)現(xiàn)、報告居民急難事項,確保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構建“弱有所扶”大救助體系,推行以保障絕對貧困對象為基礎向相對貧困對象拓展的救助改革,不斷擴大救助對象范圍,將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難群眾納入臨時救助范圍。
  加強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實施區(qū)中心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增加活動設施,滿足老年人活動娛樂、健身活動需求,全力做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ǎng)工作。開展特困供養(yǎng)人員生活自理能力等級評估,按等級落實護理補貼,分散供養(yǎng)人員全面簽署照料護理協(xié)議。
  全面鋪開幸福食堂建設。進一步擴大幸福食堂覆蓋面,力爭到2020年底,全區(qū)所有村(居)全面創(chuàng)辦幸福食堂,將所有獨居老人、殘疾人、“四類”兒童全部納入照料范圍,提供就餐和照料服務,筑牢困難群體托底保障網,推動各類困難群眾生活照料全覆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要讓“飯碗”多起來,“短板”補起來,“底線”托起來,鋼城區(qū)正讓民生暖陽照耀著千家萬戶。 
編輯:時金
?
友情鏈接